熊可嘉已年过六旬,头顶上毛发稀疏,话音急促却时断时续,唯一锐利的是目光。他一边盯着我,一边问我:“你知道莎士比亚吧?”我点点头。跟着他走到裁缝店门口,脚下的南洋木地板被皮鞋敲得叮叮响,抬头看门口铭着一副铜板字:Tailor makes the man。
“这是莎士比亚在《哈姆雷特》里面说的。”熊可嘉笃定不疑,这个做了一辈子西服的老裁缝开始给我讲述西服一路东进的历史,边说边指着电视上的世界地图,手指沿着海岸线划动。
“巴拿马运河是什么时候开凿的,你还记得么?”讲到一半,他突然问我。
一把剪刀开启了好时代
西服在中国的历史确实与地理紧密相关。最早被中国人看见的西服,出现在大英帝国的舰船上。远渡前来征服新大陆的英国水手,在下岸时分,更上西服,作为追逐尘世乐趣的外装。当时进入中国的文官们,则在西服与清式官服的对比中,找到了优越感,这不仅意味着生理上的便捷,更是一场国家心理上的博弈。
赫德是其中之一,但这个掌握大清帝国海关